夏日炎炎,由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与心援网团队联合开展的2018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稳步开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西南儿童医院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为活动基地,旨在为特殊儿童家庭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提供服务。
1、2018年7月6日,在西南儿童医院开展志愿活动讲座之《心理学能为临床做什么》。
主讲人吴科,是心援网讲师团成员、“蓉城幸福家”微课讲师团成员、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张皓教授所带领的研究生,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吴科谈到,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容置疑的是,医生必须具有生理和病理的专业知识,但同时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对病人的基本心理分析。
吴科充满热情的演讲
讲座结束后,在心援网总监、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和四川省家长学校总校顾问周晓波老师的主持下,西南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纷纷分享起了自己的所感所得,尤其对吴科所讲到的“心理学中的绘画疗法”展开了激烈有趣的讨论。
医务工作者们认真讨论
2、2018年7月-8月,在西南儿童医院开展以对谈、沙盘两种形式为主的针对特殊儿童家庭的个体咨询。
“医教合一,研志延爱”志愿服务队成员杜清玉、赵丹暑期中连续两月坚守在西南儿童医院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为特殊儿童极其家庭提供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帮扶。
她们走进医院,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特殊儿童家庭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和需求,通过沙盘、咨询等活动开展来帮助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水平,了解家长和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困惑,并进行个体咨询和问题解答。
特殊儿童在志愿者赵丹的指导下完成的沙盘
3、2018年8月6日,“医教合一 研志延爱”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聚集在西南儿童医院开展咨询回访调研。
本次回访调研活动旨在便于医院更好地掌握孩子的预后情况,以及更好的了解孩子及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而更好地去帮助孩子获得心理的健康成长,恢复病情。

志愿者们一起讨论走访大纲
8月6日一大早,由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聚集在西南儿童医院开展咨询回访调研。
走访来访者多动症患儿一家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做过心理咨询的家庭展开,主要从孩子病情的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学习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家庭指导教育是否有效等几个方面进行询问。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基本概念、儿童心理特征、合理的儿童教育方式等。
4、2018年7月10日晚上七点,西南儿童医院和四川电视台第二频道《张皓幸福课》栏目组搭起合作的桥梁,录制《奇怪的抽动症》专题节目,志愿小分队担任内容策划和后勤事务中的志愿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队员联系成都市西南儿童医院的主任医生在成都市第二频道进行《张皓会客厅》节目录制,以《奇怪的儿童抽动症》为录制话题。面向成都市居民进行儿童多动症知识普及。通过活动让成都市的家长对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志愿者们和张皓老师、嘉宾们合影留念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本年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步入尾声。志愿者们践行“医教合一,研志延爱”的活动宗旨,将心理学知识与医院工作、家庭教育相结合,奉献自己的力量,播散研究生之爱,收获颇丰,成效显著。